提起风湿免疫病
很多人以为就是
老寒腿、关节痛
实际上,风湿免疫病包含了200多种疾病......患者的皮肤、黏膜、关节、血管、五官,甚至是多个脏器,都可能受到损伤,甚至产生病变。
南京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车楠帮助辗转就诊的患者,揭开风湿免疫病的重重伪装,抓住治疗黄金期,将这些疑难杂症,看成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最近眼睛干得厉害,我以为是因为上班时看电脑时间太久,但是休息后滴了眼药水也不见好,还出现了口干、皮肤干等各种‘干’,这是什么病?”在日常生活中,这类被干燥困扰的患者不在少数,他们在眼科、皮肤科就诊,却找不到原因。其实,这是干燥综合征,一种风湿免疫病。除了口干眼干,干燥综合征可累及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等靶器官。这种“干”虽然看不出来,却会给健康带来不少危害。比如神经系统的一些神经递质的分泌受到影响,会导致患者焦虑抑郁,周围神经受累会造成患者四肢感觉异常。“在我国,干燥综合征的患病人数已超过500万,但这一疾病极易被误诊、漏诊。”车楠介绍。到风湿免疫科就诊的患者,大多已经在其他科室辗转许久,因为风湿免疫病与免疫系统相关,常常会造成多器官、系统受累。目前,风湿免疫病包含200多种疾病,症状遍布全身,极易“伪装”成其他疾病,这也造成了诊断困难。风湿免疫病难诊断,甚至还有患者出现重叠共发的状况。
车楠介绍,随着疾病的发展,许多患者会被其它风湿免疫病盯上,比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三种风湿免疫病常常“纠缠”在一起,形成重叠综合征,这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这种发病机制,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实,这是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
车楠介绍,人体的免疫系统承担了“健康卫士”之职,它们需要在人体内鉴别出健康的细胞组织、出现异常的细胞组织以及病毒、细菌这类外来的“入侵者”,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清除行动。

但风湿免疫病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功能出现异常,它处于过度“紧张”状态,甚至将人体正常细胞“误杀”,结果就是引发各式各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但风湿免疫病并非不治之症。“患者及早就诊,遵从医嘱,绝大多数预后还是很好的。”车楠介绍,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风湿免疫病的预后也在逐步改善。
几十年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94%。
在风湿免疫科深耕近20年,车楠诊疗过无数患者,帮助他们与疾病共处,许多患者因此与他建立了持续多年的友谊。“有一名干燥综合征患者,症状表现为全身乏力,第一次就诊时坐轮椅,现在,她已经可以自由行走了。”车楠笑着回忆。
“我对这个学科很有信心,随着治疗越来越精准、个性化,相信绝大多数的风湿免疫病都会有相应处理方案,患者都能在求医之路上迎来光明。”车楠介绍,21世纪以来,免疫性疾病就进入了靶向治疗时代,有越来越多的生物靶向药用于治疗风湿免疫病。传统的激素免疫制剂,“杀伤面”比较广,虽然也有效果,但会相应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靶向药可以针对靶点,精准攻击,给予患者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不良反应。
据悉,南京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坚持“规范、细致、关爱”的医疗理念,帮助许多重症红斑狼疮、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患者解决病痛,重新回归生活。此外,科室还设立了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和痛风三个专病门诊,让患者少走弯路,获得一站式医疗服务。
南京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2004年,为南京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南京医科大学风湿免疫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免疫治疗工程分会常委单位,中国免疫学会皮肤免疫分会委员单位,江苏省免疫学会自身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现有床位20张,常规收治各类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及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硬皮病、血管炎等)患者,尤其对于重症红斑狼疮、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设有干燥综合征、骨质疏松和痛风三个专病门诊,并在长乐路院区和河西院区均设有专家门诊。科室以“规范,细致,关爱”为医疗理念,结合患者的不同病情精心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疗效,获得患者普遍认可和好评。技术特色包括:双源CT诊断及评估痛风石、生物制剂/靶向药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等。江苏省免疫学会自身免疫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专委会青委会副主任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免疫治疗工程分会常委,江苏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会皮肤免疫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十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分会自免学组副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委以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在Nature Immunology、Journal of Immunology、Arthritis&Rheumatism、Cellular&Molecular Immunology等杂志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参与制定2021版国际皮肤型红斑狼疮(CLE)诊疗指南(Journal of Autoimmunity,2021 )。
↑↑↑点击图片
在线预约挂号

投稿邮箱 | dyyyxcc@163.com
素材 | 现代快报
编排 | 刘春兴
校对 | 章琛
【必收藏】就诊公告:南京市第一医院门诊周六周日将全面开诊!
【正能量】我院陈鑫教授团队为国内年龄最大患者植入人工心脏
【必转发】全国首例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