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布的受理信息,以及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发布的干细胞治疗项目与价格清单,本文整理当前具有权威性和清晰度的参考依据。
1
CDE受理项目概览:覆盖八大疾病领域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已批准近80项基于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涉及多种疾病的治疗研究。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以下八大类疾病领域:

项目主导类型:超过80%的项目聚焦间充质干细胞(MSC),其免疫调节与旁分泌修复特性使其在多系统疾病中展现出应用前景。
重点领域分布: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在受理项目中占据显著比例,反映了MSC因其广谱作用机制和靶向炎症的特性获得认可。
产业化里程碑:首款国产间充质干细胞药物(艾米迈托赛)已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激素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2025年6月,该药物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完成首例患者用药。其治疗方案为完整疗程共8次给药,总费用约为15.8万元(按疗程计价)。目前该药物已纳入部分商业健康保险的理赔范围,最高赔付额可达5万元,标志着干细胞药物在国内实现了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实质性突破。
2
博鳌乐城先行区:特许医疗项目与价格参考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依托“真实世界数据应用+特许医疗”政策通道,已正式开展部分干细胞临床技术的应用,并公布了明确的治疗价格,为患者提供了重要的费用参考信息:

价格基准意义:乐城公布的价格为国内其他地区未来可能开放的特许医疗项目提供了重要费用参考基准。
疗程定义明确:例如心力衰竭项目明确界定一个疗程包含3次输注,总费用18万元,这种清晰的疗程设计有利于后续与医保或商业保险的谈判衔接。
数据驱动监管:乐城要求项目实施方提交上市后随访数据,这些真实世界证据可反哺支持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初步形成了监管闭环。
3
行业发展趋势:迈向精准化与规范化
干细胞治疗领域正呈现以下关键发展趋势:
监管体系强化,标准日益严格:自2025年起,《细胞治疗产品生产检查指南》正式实施,确立了“先证后批”的原则,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车间、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可追溯的全流程链路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细胞来源多元化,靶向性提升:干细胞来源正从传统的脐带、脂肪、骨髓等,拓展至气道干细胞、牙髓干细胞、宫血干细胞等具有器官或组织特异性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旨在提升治疗的精准性。
临床评价标准升级,疗效需客观量化:临床试验的疗效评价标准正逐步从依赖主观感受改善,转向要求客观指标的显著变化,例如:
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升;
肺部疾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 / CT影像评分优化;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降低 / MRI影像学改善。
国家药品审评标准的日益严格、先行区特许医疗项目的逐步实践落地、以及医保和商保支付体系的逐步探索跟进……这些进展共同表明:干细胞治疗正在经历从实验室研究向真实世界临床应用的转变,其疗效正变得更具可验证性、可复制性,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期推荐
CAR-T之父Carl June开展体内CAR-T临床试验,癌症治疗或迎革命性简化 ➠
国产化加速!博鳌乐城第二批细胞与基因治疗清单发布 ➠
重磅!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16条措施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细胞前沿 | 延长寿命40%,重磅CAR-T疗法研究结果刊登《柳叶刀》 ➠
信息来源:CDE官网公开信息、干细胞之父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学习科普,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或错误,请速与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