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如何针对产品和项目选择合适的滤膜?

    滤膜
    药事纵横
    2022/06/06
    3363


    “滤过”这回事,是诸多检验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操作细节,听起来很简单,不就是直接采用滤膜或其他滤材把溶液一滤过就行吗?是的,就是这么简单!但这种简单的操作中还是有很多可究之处滴!关于滤膜的选择,有人也分享过滤膜的种类及适用范围,不再赘述,老王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如何针对产品和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滤膜?



    一、过滤操作中对于滤膜有什么要求呢?



    对于滤膜的要求,通常从两个方面考虑:

    1、不应吸附和干扰检测方面:通常选用的滤材应为惰性材质,不能明显吸附待测物质;也不能含有能够被溶剂提取的物质,而使规定的分析方法受到干扰。

    2、质优价廉,且可持续购买到:考虑到日常检验时,方便采购和成本问题、易于采购、能够长期供货、性价比高),在过滤研究中选用的滤膜至少2种及以上材质,每种材质的滤膜采用至少2家及以上的供应商。


    二、如何针对产品和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滤膜?



    既然对于滤膜有要求,如何判断滤膜是否有吸附或干扰呢?如何针对产品和项目选择合适的滤膜呢?我们可以通过“过滤考察”来判断和选择。

    “过滤考察”,就是考察采用滤膜等过滤方式是否会对待测成分有吸附作用或者对待测成分有干扰的一种方法。很多人喜欢直接叫”滤膜吸附“,其实除了考察是否有吸附之外,还要考察是否有干扰或迁移。所以老王觉得称之为”过滤研究“或者“过滤考察“更为合理。

    1.“过滤考察”通用方法:

    试验中通常采用含待测成分的供试品溶液(比如,有关物质要采用加标供试品溶液),采用不同滤材,弃去不同体积的待测溶液,如0ml、3 ml、5 ml等,对比过滤前后、弃去不同体积初滤液时对于待测物质测定结果的影响。

    2.有关物质或杂质测定中滤膜考察如何进行?

    2.1有关物质滤膜考察中,通常建议采用加标供试品溶液进行过滤研究(如准确度中100%浓度)。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有人直接用供试品溶液做”过滤考察“,因为对于杂质测定中,供试品溶液中有可能没有完全包括所有待测杂质。那么,用供试品溶液做过滤考察,过滤与不过滤的影响可能不明显,做出的滤膜考察结果不一定可靠。如果采用加标供试品溶液(添加了待测成分的供试品溶液)考察,未过滤和过滤后的溶液中所含待测成分是否发生变化就容易判断。

    2.2有关物质过滤考察需要对比和报告哪些内容?

    2.2.1对比过滤前后杂质量有无增加、减少

    2.2.2对比过滤前后杂质个数(大于定量限或报告限的杂质)有无增加、减少

    1)如果增加,溶液也在效期内的话,也能排除污染的话,可能发生反应或迁移出现其他杂质峰;
    2)如果减少,则可能滤膜对杂质产生了吸附或干扰其检出等

    2.2.3报告选用滤膜材质和型号、孔径、直径等信息

    2.2.4报告检验中弃去初滤液的体积(不再吸附或干扰检测的弃去体积)

    2.3有关物质过滤考察示例:

    (1)拟考察滤膜:
    本次验证滤膜吸附主要考察直径(25mm)孔径(0.45µm)的聚四氟乙烯(PTFE)和尼龙6两个厂家的两种滤膜对药品的吸附情况。

    (2)考察溶液制备:

    (3)结果应用:通过对比结果确定收集滤液前的弃去体积,日常检测中弃去初滤液的体积不能小于“过滤研究”得出的弃去初滤液的体积。

    3.对于含量测定中滤膜考察关键点

    3.1通常可将供试品溶液的一部分采取高速离心方式得到上清液作为参比供试品溶液,然后用不同的滤膜过滤供试品,弃去不同体积的初滤液后分别检测,与参比溶液对比差异即可。除另规定外,HPLC法的变化不超过2.0%。

    3.2对于含量测定需要对比和报告:

    (1)对比过滤前后含量变化
    (2)报告选用可以滤膜材质和型号、孔径、直径等信息
    (3)报告检验中弃去初滤液的体积(不再吸附或干扰检测的弃去体积)

    4.对于溶出度测定中滤膜考察关键点

    溶出度测定中,溶出液通常经过滤膜滤过以得到澄清的溶液(中国药典规定滤膜孔径不大于0.8μm,并使用惰性材料制成的滤器,以免吸附活性成分或干扰分析测定”)。过滤时可能发生吸附,故可通过过滤考察选择合适的滤膜和弃去初滤液的体积,通常要求滤膜不能明显吸附溶出液中的有效成分;也不能被溶出介质溶出一些干扰测定的物质。

    4.1考察关键点:

    (1)过滤考察中应同时考察实验过程中所有涉及到过滤步骤的滤膜
    • a.溶出仪自带的滤头(45um/10um)
    • b.HPLC/UV检测前的0.45um/0.22um的针式滤头
    (2)考虑到日常检验时,方便采购和成本问题(易于采购、能够长期供货、性价比高),过滤研究中选用的滤膜至少2种及以上材质,每种材质的滤膜采用至少2家及以上的供应商。
    (3)通常,HPLC法吸附量在2%以下时可忽略不计;超过2%时应考虑选用其他滤过方法或更换适宜的溶出介质。

    4.2对于溶出度/溶出曲线测定需要对比和报告哪些内容?:

    (1)对比过滤前后溶出量变化(可结合产品检验方法制订可接受限度。除另规定外,通常HPLC法的变化不超过2.0%;如溶出度为紫外测定,则可控制在1.0%之内)
    (2)报告选用滤膜材质和型号、孔径、直径(除了孔径,一定要考虑直径,因为如果滤膜对于供试品有吸附,则与其接触面积也会有关系)等信息
    (3) 报告检验中弃去初滤液的体积(不再吸附或干扰检测的弃去体积)


    三、滤膜吸附或者迁移如何处理?



    (1)进行验证,确定滤膜是否对API有吸附?
    (2)将滤膜在水中煮沸1个小时以上;
    (3)如果吸附仍然很大,则可经考察后更换为其他材质的滤膜
    (4)必要时将过滤改为快速、短时间的离心操作,取上清液测定(在固体颗粒未去除前,有可能导致药物的继续溶出,通常在所有常见滤膜对药物有吸附或都干扰测定时,可以选择离心处理,但是需要进行适用性评价)


    四、日常检验中滤膜使用关键点



    (1)做完滤膜考察后,将每个检验项目中可用的滤膜的规格、孔径、直径等写入SOP,供检验员操作时正确选择滤膜
    (2)如果滤膜中有迁移物引入供试品溶液中的情况,将典型图谱也可加入SOP中,以供人员识别异常情况和调查异常情况时参考。
    (3)对于外观相似的两种滤膜一定不要贮存和防止在统一区域中或抽屉中,人员由于思维定势的习惯,很容易不看标签直接按照记忆中的滤膜的样子取用滤膜,导致滤膜使用错误,可能会导致异常情况发生,如滤膜迁移至供试品中出现异常的未知峰等。
    (4)对于滤膜的供应厂家,也建议能够相对固定。


    结语:



    滤膜在实验室应该是最常用的一种耗材了,种类繁多,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滤膜考察试验,针对自己的产品特性与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滤膜,预防和减少各种异常情况发生。


    *声明:本文由入驻yl23455永利官网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yl23455永利官网的立场。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全球新药治疗领域统计

      更多

      全球新药靶点统计

      更多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