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研发人员占比多少合适,来看看巨头们的人员构成

    辉瑞制药 赛诺菲
    药事纵横
    2021/11/10
    6378
    众所周知,研发是烧钱的行当,但研发不强的公司估值一般都不高。通常研发投入是反映企业对研发重视程度的关键指标,但很多企业的研发投入也用于研发项目的投资或并购,因此在衡量一个企业的研发水平时,通常也会参考研发人员的规模,通常,研发销售占比大的“哑铃型”结构公司比较符合现代制药业的发展。

    对于制药巨头而言,人员数量通常是变动的,一般会因战略的转移而增减,也会因大规模的投资并购而发生结构性改变,所以部分制药巨头并非每年都报告研发人员的规模。为了降低这种波动性带来的误差,笔者获得了过去20年里(1999-2018),制药巨头们的研发人员数量变化,和员工总人数变化,用平均数进行统计分析。


    1. 辉瑞


    在很多人眼里,辉瑞是重兼并,强销售的公司,但事实上辉瑞在药品研发领域的总投入是最多的,尽管辉瑞的研发投入水平不高,但辉瑞体量大,基数高,虽然辉瑞的累积总研发投入不及罗氏,但罗氏有诊断业务,出去用于诊断业务的研发费用,用于药品研发的投入并不及辉瑞。研发人员构成方面,辉瑞的研发人员规模也是最大的,数据显示,在1999-2018年间,累积研发员工总和达41.3万人(每年报告的研发人员加和,下同),平均每年保持着2.07万人的规模。尽管研发人员规模庞大,辉瑞的研发人员占比并不高,平均值为14.71%,低于制药巨头的平均水平。


    2. 赛诺菲


    赛诺菲在过去20年里的研发投入总量不及辉瑞、罗氏、诺华和默沙东等巨头,但研发人员规模却仅次于辉瑞,超过了罗氏、诺华和默沙东。赛诺菲在2000-2018年间,累积研发员工总和达35.4万人,平均每年保持着1.77万人的规模,研发人员占到员工数量的15.51%。赛诺菲2020年年报显示,赛诺菲2020年共有9.9万名员工,研发占比15.54%,销售/市场占比46.30%,生产人员占比38.15%。


     3. 诺华


    诺华是一家研发极为高效的公司,在制药巨头中,拥有最强大的pipeline,2020年研发管线中有232个项目在推进。2020年年报显示,诺华拥有2.06万人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比高达19.51%。相比此前的人员构成,诺华近年的研发队伍有明显的扩大。在1999-2018年间,诺华累积研发人员数量达34.3万人,平均每年保持着1.71万人的规模,研发人员占比16.48%。


    4. 默沙东


    默沙东是研发最舍得花钱的公司之一,此前也是以高效的研发而著称,在1999-2018年间,默沙东的累积研发人员数量达33.2万人,平均每年保有1.66万人的研发规模,平均研发人员占比为18.54%。在传统制药巨头中,默沙东的研发人员占比是偏高的,但随着Keytruda的脱颖而出,默沙东在研发上进一步大把花钱,研发人员占比也相比之前有了明显提高,2020年年报显示,默沙东拥有1.67万研发人员,研发人员占比为22.64%,研发管线中有176个项目在推进。


     5. 罗氏


    罗氏是研发烧钱最多的公司,过去20年来的研发总投入已经超过了辉瑞。罗氏拥有罗氏、基因泰克和中外三大研发单元,1999-2018年间的累积研发人员数量达31.6万人(不含中外),每年平均研发人员保持在1.59万人,研发人员占比为19.21%。


    6. 葛兰素史克


    葛兰素史克是典型的传统巨头,但近年来的表现不尽人意,最大的问题就是创新乏力。尽管如此,葛兰素史克依然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企业之一,1999-2018年间的累积研发人员数量达29.2万人,每年平均研发人员保持在1.46万人,研发人员占比为14.33%。因为研发效率不高,GSK近年来更重视销售,2020年年报显示,葛兰素史克销售有3.64万人,占比38.69%,相比之下,研发只有1.27万人,占比仅为12.86%,低于制药巨头平均水平的17.44%。


     7. 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是一家典型重销售额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阿斯利康拥有4.34万销售人员,在制药巨头中,规模几乎是最大的,销售人员占比达57.03%,在制药巨头中几乎也是最高的。相比销售,阿斯利康研发仅有1.05万人,研发人员比例为13.80%,这不仅低于制药巨头平均水平,也低于阿斯利康以往水平。数据显示,阿斯利康1999-2018年间,研发人员累积规模为22.06万人,研发人员平均占比为18.38%,平均每年研发人员保有量为1.1万人。阿斯利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过去几年研发效率较高,多个产品到了上市阶段,迅速扩张销售团队所致。


     8. 礼来


    礼来是一家主张不合并战略的公司,研发自然尤为重视。自1999年以来,礼来的研发人员占比一直维持在21%-22%之间,几乎达到了biotech的水平。2020年年报显示,礼来有7600人的研发队伍,占员工总数的27.74%,在制药巨头中几乎是最高的。


     9. 勃林格殷格翰


    勃林格殷格翰是一家私有企业,但该公司每年也发布年报,而且该公司的研发人员比例也比较稳定,1999-2018年间,累积研发人员为14.1万人,平均每年保持量是7000人,占员工总数的17.70%。近年来,该公司的研发队伍还有明显的扩张趋势,2020年年报显示,勃林格殷格翰拥有9500名研发员工,占比达18.42%。


    10. 诺和诺德


    与一般制药巨头不同的是,诺和诺德更像是一家专科药企业。1999-2018年间,该公司累积研发人员为9.0万人,平均每年保持4500人的规模,研发人员平均占比为14.77%。但是最近几年里,诺和诺德的研发团队在迅速扩张,2020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拥有8000人研发团队,占到总员工的17.78%。


    11. 武田


    武田是进入top 10的唯一亚洲企业,1999-2018年间,该公司1999-2018年的累积研发人员为8.4万人,平均每年保持4200人的规模,研发人员占比为16.85%,在收购了夏尔之后,研发人员占比会更高,但笔者在2020年年报中没有找到具体的研发人员数量。


    综合上述,传统制药巨头的研发人员占比多在12%-23%之间,平均水平为17.44%。由于获得数据量有限,百时美施贵宝,艾伯维,强生等企业没有纳入分析。在制药巨头中,研发人员占比最高的是礼来和默沙东,研发人员均占比均超过22%。相比传统制药巨头,靠研发和技术起家的biotech的研发人员比例更高,安进1999-2018年的平均的研发人员占比为20.33%,基因泰克为21.23%,但吉里德是个例外,平均研发人员占比只有15.34%。

    相比制药巨头,我国的企业研发人员相对偏低,销售和生产人员占比偏高,但不远的将来,中国的医药市场必然是技术驱动,不重研发就没有未来,股价也上不去……


    参考文献:
    各公司的年报;
    Author links open overlay Alexander SchuhmacherabLucas Wilischb Michael Kussc Andreas Kandelbauera Markus Hinderd Oliver Gassmannb.R&D efficiency of leading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 A 20-year analysis http://doi.org/10.1016/j.drudis.2021.05.005.


    *声明:本文由入驻yl23455永利官网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yl23455永利官网的立场。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
      • 2025年5月yl23455永利官网健康投融资&交易月报
        2025-05-31
        20
      AI应用帮助

      全球新药治疗领域统计

      更多

      全球新药靶点统计

      更多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