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褚倩教授:中国原创研究闪耀智慧之光,筑就治愈之路|《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共识与争议(2024年版)》深入解读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2024/11/26
    373

    转载自 医脉通肿瘤科


    前言


    近期,备受瞩目的《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共识与争议(2024年版)》(以下简称《共识》)在《中华肿瘤杂志》线上优先发表[1],《共识》结合NEOTORCH研究等具有代表性的多项围术期免疫治疗研究成果,对当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围术期免疫治疗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剖析,旨在为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本土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导。基于此,特邀《共识》撰写专家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褚倩教授和吴莹莹教授围绕《共识》相关内容就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本土化启示发表真知灼见。





    智慧碰撞,共识凝聚:中国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迈向新高度


    近年来,以PD-(L)1抑制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药物逐步从NSCLC的晚期治疗进阶至可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治疗,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褚倩教授表示,目前针对可切除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模式探索主要包括三类,即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以及“夹心饼”模式的围术期治疗(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其中,“夹心饼”模式的围术期免疫治疗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成为近年来NSCLC领域的探索热点,以NEOTORCH、KEYNOTE-671、AEGEAN、CheckMate-77T、RATIONALE-315为代表的多项围术期免疫治疗III期临床研究均达到阳性结果[2-6],力证新辅助免疫治疗+辅助免疫治疗能够为可切除的NSCLC患者尤其是无 EGFR/ALK 等驱动基因突变人群带来综合获益。基于此,《共识》给予了明确推荐意见:推荐驱动基因阴性可切除的II~IIIB 期 NSCLC 人群接受围术期免疫治疗[1]

    我国肺癌患者在疾病分期、基因背景和病理特点上与西方国家存在显著差异[7]。因此,基于本土化建立符合中国患者的诊疗策略尤为重要。可喜的是,目前的围术期免疫治疗探索多为本土化研究,这极大丰富了我国NSCLC患者的围术期治疗选择。其中,NEOTORCH研究作为首个全部纳入中国人群的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前瞻性III期临床研究,创新性采用了“3+1+13”治疗模式,打响了我国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第一枪,见证了中国原创研究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彰显了中国原创研究的强劲实力。研究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围术期治疗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可显著延长无事件生存期(EFS),疾病复发、进展及死亡风险降低达60%(NE vs 15.1个月,HR=0.40,95%CI:0.28-0.57,P<0.001);主要病理缓解(MPR)率(48.5% vs 8.4%)和病理完全缓解(pCR)率(24.8% vs 1.0%)同样取得大幅提升[2]。对此,《共识》特别指出,特瑞普利单抗基于NEOTORCH研究成为中国首个获批 NSCLC 围术期适应证的免疫治疗药物,正式开启中国可切除NSCLC患者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新时代[1]






    循证领航,共绘蓝图:NSCLC新辅助免疫治疗3-4周期展佳绩



    进行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降低患者肿瘤分期、提高R0切除率,消除微转移病灶,从而可进一步降低NSCLC患者术后疾病复发、转移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吴莹莹教授表示,结合KEYNOTE-671、IMpower010、KEYNOTE-091/PEARLS等相关研究结果可发现,新辅助/围术期免疫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术后辅助免疫治疗。这提示对于可切除的NSCLC患者,应尽早介入免疫治疗。对于新辅助治疗的应用不能仅局限于局部晚期NSCLC,而应积极考虑在适宜手术的患者中前置使用,尤其是对于N1、N2期患者,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此外,需注意短程新辅助免疫治疗可能不足以产生免疫治疗效果,但如果治疗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肿瘤进展或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从而失去手术时机,因此对于新辅助免疫治疗最佳周期的确定至关重要[1]

    虽然目前针对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开展的临床研究众多,但探索方案多设计不一,目前新辅助免疫治疗周期多采用3-4周期。其中,NEOTORCH和CheckMate 816 研究均设计为3个周期新辅助免疫治疗,两项研究均取得了pCR/MPR以及EFS的显著获益[2,8,9];CheckMate 77T、KEYNOTE-671、RATIONAL-315和AEGEAN 研究则设计为最多 4 个周期的新辅助免疫治疗,同样取得了良好结果[3-6]。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报告的CheckMate 77T研究事后分析显示,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完成4个周期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和不足 4 个周期治疗的患者pCR 率(32.3% vs 35.0%)和MPR率(46.2% vs 40.0%)相当[10]。且CheckMate 816 研究3周期与CheckMate 77T研究4周期新辅助免疫治疗的pCR/MPR在数值上同样相当[9,10]

    基于以上研究证据,《共识》给予了相关推荐意见:推荐新辅助免疫联合含铂化疗治疗周期数为 3~4 个周期,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手术方案时间进行适当调整[1]。但总体而言,目前尚未能明确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佳周期数,相关跨研究对比也存在局限性。目前正在进行的neoSCORE II期研究将头对头比较3周期与4周期新辅助免疫治疗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或可为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更多证据,也期望后续能够有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数据披露。此外,在进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同时,也需注意新辅助与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免丧失手术治疗机会。





    原创发力,谱写新篇:“3+1+13”模式开创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新范式


    进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有助于清除微转移病灶,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巩固患者获益。吴莹莹教授表示,既往IMpower010 和 KEYNOTE-091研究均提示,进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 [11,12]。但两者研究设计略有不同,术后接受辅助含铂化疗并不是KEYNOTE-091研究的必须条件,然而该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接受过辅助化疗的患者HR为0.73,而未接受过辅助化疗的患者HR为1.25[12],提示辅助化疗后序贯辅助免疫治疗可带来DFS获益。

    褚倩教授指出,对于接受过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患者,目前开展的围术期研究探索多采用最长持续一年的免疫单药治疗辅助方案。而NEOTORCH研究创新性的加入了1 个周期的术后辅助免疫联合化疗作为巩固治疗,进而开创性的应用了“3+1+13”治疗模式,并取得了成功探索。“3+1+13”治疗模式更符合临床实践,术前3周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在保证治疗疗效的同时还可缩短患者手术等待时间;术后1周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的强效全身治疗有助于消除在手术干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的肿瘤局部甚至是全身的微小播散,增强全身治疗强度;术后 13周期的特瑞普利单抗维持治疗可进一步增强患者的疾病控制,助力患者取得更长久的生存获益。该治疗模式的优势在研究结果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可切除III期 NSCLC 人群中可显著降低 60% 的疾病复发、进展及死亡风险,优于其他术后仅接受单药辅助治疗的研究,提示术后加入1个周期的免疫联合化疗可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1]。基于此,《共识》明确指出:对于接受过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可切除的II~IIIB 期 NSCLC 患者,推荐单纯辅助免疫治疗或者接受 1 个周期的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巩固治疗再行免疫单药维持治疗[1]

    从全局视角而言,进行新辅助免疫治疗+辅助免疫治疗有望为可切除的NSCLC患者带来更为积极的治疗结果,且结合术后辅助化疗或可进一步巩固疗效。此外,目前对于术后辅助治疗的潜在获益人群仍在进一步明确中,对于达到pCR或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的患者能否适应性给予“药物假期”仍在进一步探索中。





    小 结 




    《共识》深入剖析了当前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热点与难点,为中国患者的本土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宝贵指导。《共识》强调了围术期免疫治疗在驱动基因阴性可切除NSCLC患者中的重要作用,并特别指出了NEOTORCH研究作为中国原创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其“3+1+13”治疗模式为后续围术期免疫治疗探索提供了创新思路。相信随着这一《共识》的发布,将进一步助推我国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助力更多患者实现治愈目标。




    专家简介

    - 褚倩 教授 -

    • 医学博士  三级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肿瘤学教研室副主任  胸部肿瘤科主任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  候任主委

    • 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湖北省免疫学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  候任主委


    - 吴莹莹 教授 -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 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专委会委员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 擅长肺癌,食管癌,胸腺瘤等实体瘤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肺癌专家委员会. 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共识与争议(2024版)[J]. 中华肿瘤杂志,2024, 网络预发表.

    2. Lu S, Zhang W, Wu L, et al. Perioperative Toripalimab Plus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Neotorch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2024, 331(3): 201-211.

    3. Jonathan D Spicer, et al. Overall Survival in the KEYNOTE-671 Study of Perioperative Pembrolizumab for Early-Stage NSCLC. 2023 ESMO, Abstract LBA56.

    4. Heymach John V, Harpole David, Mitsudomi Tetsuya et al. Perioperative Durvalumab for Resectabl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 2023, 389: 1672-1684.

    5. Tina Cascone, et al. CheckMate 77T: Phase 3 study comparing neoadjuvant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with neoadjuvant placebo plus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and adjuvant nivolumab or placebo for previously untreated, resectable stage II–IIIB NSCLC. 2023 ESMO, Abstract LBA1.

    6. D. Yue et al. (VP1-2024). ESMO Virtual Plenary, 15 February 2024.

    7. 杨军, 李贺, 郑荣寿, 等. 8081例原发性肺癌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19, 41(6):471-476.

    8. Jonathan Spicer, et al. Neoadjuvant nivolumab (NIVO) + chemotherapy (chemo) vs chemo in patients (pts) with resectable NSCLC: 4-year update from CheckMate 816. 2024 ASCO LBA8010.

    9. Forde PM, Spicer J, Lu S, et al. Neoadjuvant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resectable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 2022, 386(21):1973-1985.

    10. Mark Awad, et al. Clinical outcomes with perioperative nivolumab (NIVO) in patients (PTS) with resectable NSCLC from the phase III CheckMate 77T study. 2024 ELCC LBA2.

    11. Felip E, Altorki N, Zhou CC, et al. Adjuvant atezolizumab after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resected stage IB-IIIA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Mpower010): a randomised,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3 trial[J]. Lancet, 2021, 398(10308): 1344-1357.

    12. O'Brien M, Paz-Ares L, Marreaud S, et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placebo as adjuvant therapy for completely resected stage IB-IIIA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EARLS/KEYNOTE-091): an interim 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triple-blind, phase 3 trial[J]. Lancet Oncol, 2022, 23(10): 1274-1286.


     关于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并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10项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2018年12月);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2月);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1年4月);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1年11月);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5月);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9月);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继之本品单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可切除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者(2023年12月);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4年4月);联合依托泊苷和铂类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2024年6月);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PD-L1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2024年6月)。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已有6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是目录中唯一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抗PD-1单抗药物。2024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的上市申请用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治疗的适应症在中国香港获批。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特瑞普利单抗目前已在美国、欧盟、印度、英国、约旦等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此外,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和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分别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作为单药治疗既往含铂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的上市许可申请。


    声明

    君实医学发布资料旨在满足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医学信息需求,仅作为医学和科研参考,无意向您做任何产品的推广,不作为临床用药指导。君实生物不建议以任何与您所在国家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用本品。诊疗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


    觉得有用,请“分享 点赞 在看”一连三键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