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对话·临床首席专家冯四洲|守护生命的“种子”

2024/09/03
130


对话·冯四洲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新起点

2024年5月9日上午9点,冯四洲准时出现在干细胞移植中心的病房内。60岁的他头发花白,精力充沛,开始查房前,他总会习惯性地整理一下白衣,带好听诊器,让自己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患者的病床前。

每位患者的查房往往都是从一句亲切的“今天感觉怎么样?”开始。冯四洲和患者说话时总是笑盈盈的。“对待患者特别耐心、特别热情、特别负责”是曾经的搭档韩明哲(原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对他的评价。冯四洲说话声音大、底气十足,每每给患者解释问题时,常伴手势,拿起听诊器为患者听诊时,眉头则会不自觉地微微皱起,专注地分辨每一次呼吸声。查房结束前,他总少不了要“啰嗦”几句,从日常饮食到病房注意事项,事无巨细地叮嘱好每一位患者。在查房过程中,冯四洲也会针对患者的症状随机提问年轻医生。每到提问时刻,他就会变得格外严肃,从病因到用药方案,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考点”。提问结束后,他则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地为年轻医生讲解专业知识,传授临床经验。临近12点,冯四洲才走出最后一位患者的病房。

这是冯四洲重复了36年的一个普通的早上,也是他作为干细胞移植中心副主任的最后一天。从这一天起,他正式卸任了行政职务,开启职业生涯的下一个阶段——临床首席专家。在临床首席专家聘任仪式上,冯四洲的内心涌动着无限的感慨,36年来的点点滴滴慢慢浮现在眼前。

常子奎书记(左一)、姜艳玲主席(右一)为临床首席专家竺晓凡、冯四洲颁发聘书



初遇所院

1988年,医科院到同济医科大学招聘,同年毕业的冯四洲一听说消息,就赶紧找到招生办的老师,成为了全系第一个去面试的学生。成绩优异的他一直想做一名外科医生,但是面试时才得知医科院当年没有外科医生的招聘计划,正当他暗自失落时,招生办的老师告诉冯四洲:“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去血研所,前年他们刚完成全国第一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个方向相当于外科!”听到“全国第一例”时,冯四洲心动了,随后,他坚定地在报名意向表上写下了“血研所”。

报到那天,冯四洲和同窗杨仁池(现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到达海光寺时,原本以为医科院血研所是耸立在路边的高楼,问了路人之后才得知竟是旁边一个“废旧”的院子。谈起初到所院时的景象,冯四洲回忆道:“院内到处都是唐山大地震遗留下来的临建棚,当时住院楼(B座)还在建设,院内的路坑坑洼洼,和想象中完全是两个样子。”

硬件设施的不尽如人意,不免让刚毕业的学生们有些失落,但是正式进入科室,跟着严文伟、郝玉书、卞寿庚等老一辈专家一起工作后,冯四洲逐渐感受到了血液学的魅力和血研所人身上的专业与专注。看着曾经被大众认为“不可治愈”的白血病患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重获新生,冯四洲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并开始了他36年如一日的医者生涯。

冯四洲在门诊



用心做好一件事

造血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对于冯四洲来说,将这些小小的“种子”植入血液病患者的身体中,守护它们健康成长,血液病患者便有了重生的希望。而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来说,最棘手的问题除了本病的复发以外就是感染。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冯四洲的研究方向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往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专注于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的细分领域——感染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国内血液病患者抗感染的药物十分缺乏,回忆起当时患者感染后的痛苦,冯四洲至今仍耿耿于怀。“我清晰地记得一位怀疑真菌感染的白血病患者,在那个年代只能采用普通两性霉素B治疗,患者高烧寒战严重,床跟随身体抖动发出的声音,在病房隔壁的医生办公室都能听得十分清晰。”这是冯四洲第一次直观感受到重症感染患者的痛苦,而这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深入研究移植后抗感染的决心。

80年代末,新型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在国内上市,这给移植后抗感染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这种药物并不容易获得。1989年的一天,病区里一名患者移植后发生严重感染,血压急速下降,生命危在旦夕,当时可用的抗菌药物一时间难以控制住患者的病情。危急关头,严文伟主任突然想到今天刚出院的患者李女士在住院时自己携带了当时十分珍贵的头孢他啶,她的移植过程顺利,没有用到该药品,药品也即将过期。为了帮助患者抓住这唯一一丝活下去的可能,严主任立刻安排冯四洲到天津站寻找李女士。冯四洲赶紧骑上自行车,向着火车站的方向疾驰而去。他卖力地蹬着车,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在火车开车前赶到,那可是给患者救命的药!

候车厅里人群熙熙攘攘,冯四洲快步在人群中穿梭,寻找着李女士的身影。“等一下!等一下!”在候车室的角落里,冯四洲一眼看到了李女士,他立马冲了过去。看着突然出现的冯四洲,李女士十分惊讶。冯四洲赶忙说道:“现在有一个患者正在抢救,急需头孢他啶,能不能恳请您把这个药留给那位患者?”看着冯四洲眼中的真诚,李女士自愿把药物交给了他。最终,这份满载着信任和汗水的珍贵药物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2009年,一位移植后患者自制绣品送给冯四洲(右一)


严文伟主任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患者,老师的言传身教让冯四洲在接下来数十年的从医生涯中一直保持着对于患者高度的责任感和同理心,而他也通过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将这样的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们。面对家庭困难的患者,冯四洲总是想方设法地为他们联系慈善机构,筹集善款,对待患者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在他眼中,自己与患者不仅是医患关系,还是并肩与疾病对抗的战友,更是亲密的朋友。冯四洲经常告诉学生们:“做医生要对生命充满同情,学会换位思考。血液病患者的治疗花费大,我们能够给患者节省的经费,一定要尽可能地节省。”

王建祥(右二)、邱录贵(左一)、冯四洲(右一)等到家中看望严文伟主任


随着抗菌药物的日趋多元化,每位来到干细胞移植中心治疗的患者都拥有个体化的治疗和抗感染方案。如今,冯四洲带领团队在血液病患者感染合并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开展了许多临床和基础研究,创建了血液病患者感染合并症的诊疗体系,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项研究成果登上感染领域的顶级期刊。他们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国际首个大型前瞻性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急性白血病粒缺发热应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首次在诊断与治疗两个层面建立了mNGS价值评估体系,完成了血液mNGS应用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价值评价,撰写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感染病原诊断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促进了国内mNGS的合理与规范化应用。此外,冯四洲参与撰写了《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国毛霉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血液肿瘤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诊治与防控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等十几项指南共识。

在国际水平上,冯四洲带领团队率先构建了有助于分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评分系统和用于指导血液病肛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分离阳性患者防治策略的风险预测模型;报道了大队列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气单胞菌或不动杆菌属血流感染相关风险评估、治疗方案和疗程优化等的临床研究,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降低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十分有助于减低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他说:“我希望做出一些努力,促进国内血液学同行们对于血液病患者感染合并症的重视和规范诊治,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冯四洲参加行业内多个学术会议


2023年9月团泊院区投入运营,为所院提质扩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看着新院区崭新的移植病房、先进的医疗设备、智能化的预测模型,冯四洲的脸上充满了骄傲。如今,解锁了“临床首席专家”这个新身份的他,想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和年轻医生的培养上。冯四洲常说:“坚守优良医德,不断提高诊疗能力,是一名医生的基本素质。”这是他36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也是他想和年轻一代共享的精神财富。他希望年轻医生能够潜心修炼本领,用心服务患者,驶向血液学发展更远的未来。


36年间,冯四洲始终工作在移植后患者抗感染的第一线。从风华正茂到头发花白,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了一名医者的仁心与担当,诠释了“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初心与使命。在所院这方红色沃土中,有许许多多像冯四洲一样的医生,他们出现在很多人的生命中,一起为生命续写篇章。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所院建院67周年。传承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在青老对话中,我们看到老一辈血研所人勤奋耕耘、攻坚克难的勇气,也看到了青年一代步履不停、开拓进取的锐气。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站在新的起点上,血研所人将不忘前辈嘱托,不负人民期待,积力所举,善作善成,全力推进中国血液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协和实践的崭新篇章。



采访/撰稿:刘  丽  张雅楠

摄像:胡和贵(悦翼文化)

编辑:张雅楠  董  源

校对:何美曈

审核:孙佳丽  朱宴玉  刘晓黎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