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就像心脏的一扇“门”,它位于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当左心室收缩,这扇“门”就打开,让血液流进主动脉,当左心室舒张时,这扇“门”应该紧紧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左心室。如果这扇“门”关不紧,也就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左心室舒张时,血液就会从主动脉倒流回左心室,让心脏工作得更累,影响身体健康。
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心内科五病区在主任汪砚雨的带领下,凭借卓越的医疗技术和多学科协作的优势,顺利为一名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了经心尖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标志着医院的微创瓣膜手术迈上了新台阶,为更多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三年前,邱奶奶(化名)就因胸部不适被查出心脏瓣膜病,因为担心手术风险,就一直选择保守治疗。近日,她因再发胸部不适伴乏力到当地医院就诊,结果被查出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并大量反流,二、三尖瓣中量反流,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心功能会越来越差,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随时有猝死的风险。
为求进一步治疗,邱奶奶来到了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心内科五病区。对于邱奶奶的病情,汪砚雨组织团队讨论后认为其年龄较大、体质差、心肺功能不全,存在多种并发症,决定为其实施经心尖TAVR手术。
据了解,TAVR技术主要有经股动脉入路和经心尖入路两种。其中经股动脉入路主要适用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对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老年人或者存在外周入路血管细小、钙化扭曲等人群,经心尖入路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它无需开胸、无需体外循环、手术创伤小,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经过精细的术前准备,汪砚雨带领科室骨干段洪强、刘相勇等团队成员,在麻醉科、导管室等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下,通过患者胸壁一个约5cm长的切口,将一根细长的导管经心尖精准穿刺送入心腔,将人工瓣膜精准在指定位置释放。术后造影检查显示,瓣膜放置恰到好处,主动脉瓣的返流基本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

术后7天,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指导和护理,老人康复出院了。为表达内心的感谢,出院前家人专门定制了一面锦旗,以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瓣膜退行性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变的瓣膜会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并产生相应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河科大一附院已成功开展经股动脉入路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及经心尖入路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两种术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可以让无法承受常规开胸置换瓣膜手术的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作者:张静
专家名片
汪砚雨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心内科五病区主任
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擅长: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