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025中国干眼康复学术年会&第八届干眼西湖学术交流会议&干眼诊疗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国性培训在安徽合肥盛大开幕。珠海亿胜作为一家深耕眼科领域的企业,携前沿研究成果与创新产品亮相大会,与眼科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干眼治疗的新路径和新进展。
会议期间,珠海亿胜举办的“亿战干眼· 胜在精准”专题会引发行业关注。该专题会聚焦“干眼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干眼理疗方法与临床应用”“免疫相关性干眼个体化治疗”等前沿议题,促进了知识共享与经验传承,推动了干眼诊疗精准化发展。
主持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冯云教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石磊教授
干眼作为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常伴有眼表炎症、眼表损伤及神经异常。 通过药物促进眼表修复,是轻中度干眼甚至是重度干眼的重要治疗手段。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石磊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珠海亿胜的贝复舒®是目前临床上眼表修复的一线用药,在临床得到广泛认可。单剂量贝复舒®滴眼液的上市为临床提供了更优的用药选择。
《浅谈干眼门诊的建设》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孙涛主任
我国干眼的发病率为21%-30%,已成为影响国民眼部健康的重要问题,而干眼诊疗中心的建立有效提高了干眼诊疗的效果。干眼诊疗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诊疗效率,还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的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为此,《中国干眼诊疗中心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2021)》中对场地与环境、药物配置、设备配备、人员配备、服务流程等提出了规范化建设标准,以促进干眼诊疗中心规范化建设。
此外,孙主任指出,临床干眼的推荐检查流程包括病史采集及症状评估、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泪河高度测量、泪膜稳定性检测、眼表细胞染色、泪液分泌量检测、睑缘及睑板腺检查、其他辅助检查(如实验室辅助检查、眼科影像学检查)等。
《干眼理疗方法与临床应用》
安庆市眼科医院 张进松主任
张进松主任指出,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干眼的主要病因,MGD的主要体征为:睑板腺开口异常、分泌物性状异常、排出能力异常、腺体结构异常等。
干眼的治疗需分级管理:轻度干眼以健康宣教、药物+物理治疗为主;中重度干眼需强化抗炎、物理治疗、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必要时需进行手术。
物理治疗是MGD的基础治疗。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眼部SPA疗法(熏蒸+热敷+睑板腺按摩+冷敷)、强脉冲光疗法(熏蒸+IPL+睑板腺按摩+冷敷)、湿房镜+加湿器等。
最后,张主任分享了一则临床案例:一例 MGD 患者经药物治疗联合理疗(蒸汽熏蒸 + 睑板腺按摩、IPL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印证了理疗方法在干眼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免疫相关性干眼个体化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琪教授
张琪教授结合临床案例系统阐述了免疫相关性干眼个体化治疗原则:
免疫疾病相关性干眼多是中重度干眼,不同于常规的干眼治疗,需要统筹考虑全身的系统性病变。多学科联合治疗对于免疫相关性干眼的诊治有积极意义。
临床上需根据干眼的病因、类型及严重程度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综合考虑生长因子滴眼液、人工泪液等药物,以求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少的并发症。
手术治疗干眼相关并发症时,时机的掌控和术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会议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冯云教授在总结中提到,早年在国外时,许多外国大教授曾羡慕中国拥有生长因子、γ干扰素这两种药物,强调我们应树立民族自信,不要低估国产药物的治疗效果。在角膜和眼表疾病治疗过程中,羊膜覆盖后需促进角膜上皮尽快修复以实现精准治疗,同时需结合全身治疗;围术期管理中应关注睑板腺功能障碍;眼科医生需重视干眼门诊建设并明确围手术期管理要点,通过精准治疗保障干眼诊疗效果。最后,冯教授感谢三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各位眼科同道的参与及珠海亿胜对本次专题会的组织。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