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领域,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体系是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的三大支柱。它们看似相似,实则各有侧重,GMP是强制性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制度,ICH提供国际协调的技术指导原则,ISO则提供广泛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这三者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了全球医药质量的保障网络。
一、三大体系概述
(一)GMP体系的强制性与最新进展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全球药品生产领域公认的强制性标准。它的核心目标,是保证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GMP体系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质量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而是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就建立起控制措施。所以,比起最终产品的检验,GMP更重视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
GMP体系的核心原则包括多个方面:一是强调防止污染、混淆和差错,通过严格的环境控制、流程管理和人员培训来实现;二是要求所有操作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和记录,确保每一步都可以追溯;三是注重设施设备的状态和维护,保证生产条件始终合格;四是强调人员培训和资质,让每个操作人员都明白自己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GMP体系的基础,也成为全球药品监管的根本。
中国的GMP体系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从1988年第一部GMP颁布,到2010年修订版全面实施,再到目前正在与国际接轨的2025版修订,整个体系一直在不断优化。2025版GMP无菌附录的征求意见稿相比之前变化很大:总条款从81条增加到235条,篇幅从大约1万字扩展到约4万字,内容更全面、更细致。这次修订引入了一些新概念和新技术要求,比如污染控制策略(CCS)、药品质量体系(PQS)、质量风险管理(QRM)等,还增加了一系列术语定义,比如细菌截留试验、限制进入屏障系统、首过空气、平衡时间等等。
在技术要求方面,2025版GMP无菌附录也更具体。比如在生产技术章节中新增了对成型—灌装—密封(FFS)技术、密闭系统和一次性使用系统等新技术的要求。还明确要求强制实施灭菌后过滤器完整性检测(PUPSIT),推动企业从依赖最终检验转向加强过程控制。洁净区动态监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细化了监测标准,例如A级区悬浮粒子监测需覆盖灌装全过程,并允许在“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时对≥5.0μm粒子的超标情况有一定豁免。
图源:NMPA官网
GMP体系的最新变化反映出全球药品监管理念的转变:从符合性导向转向风险导向,从终端检验转向过程控制,从单一标准转向差异化监管。这样的调整使GMP体系更灵活、更科学,能够更好地适应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ICH的国际协调作用
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成立于1990年,是一个协调全球药品注册技术要求的国际组织。它的主要使命是减少重复研究和试验,提高新药开发效率,推动新药更快速地在全球上市。ICH成立的背景,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各国药品注册要求不一致导致的资源浪费和创新障碍。
ICH的组织结构包括监管机构成员和工业界成员。监管机构成员有美国FDA、欧洲EMA、日本PMDA等主要药品监管机构;工业界成员包括国际制药企业协会联合会(IFPMA)等行业组织。这种双重结构保证了ICH指导原则既科学先进,又兼顾实际可行性。ICH制定指导原则通常经历五个阶段:共识构建、草案形成、公开征求意见、定稿和最终采纳。这个过程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力求形成科学共识。
ICH指导原则覆盖药品研发、注册和上市后监督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分为四类:质量(Q系列)、安全性(S系列)、有效性(E系列)和跨学科(M系列)。其中Q系列与药品质量直接相关,包括Q8(药品研发)、Q9(质量风险管理)、Q10(药品质量体系)和Q11(原料药开发和生产)等。
中国在2017年加入ICH,这是中国药品监管国际化的重要一步。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适用15个ICH指导原则,其中包括《Q2(R1):分析方法论证》和《Q3A(R2):新原料药中的杂质》等11个指导原则,以及推荐适用《Q8(R2):药品研发》等4个指导原则。这意味着中国的药品研发和注册要求正逐渐与国际接轨,有助于减少重复研究,降低新药开发成本。
ICH Q9(质量风险管理)为质量风险管理提供了系统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风险评审四个环节。常用工具包括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帮助企业识别和控制产品质量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ICH Q10(药品质量体系)借鉴了ISO的理念,同时融合了GMP法规的相关要求,描述了制药质量体系的有效模型。该体系适用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药物开发、技术转移、商业化生产和产品停产,特别强调管理职责、工艺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虽然ICH指导原则本身不是强制性的,但已成为全球药品研发和注册领域普遍遵循的国际标准。采用ICH指导原则有助于提高药品研发效率与质量,加快新药上市,最终让患者受益。
(三)ISO国际标准化的全面性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它的使命是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和推广国际标准,以促进国际贸易和科技进步。ISO标准覆盖几乎所有行业和领域,从产品质量到管理体系,从工程技术到环境保护,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国际标准体系。
在医药领域,ISO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标准,主要包括: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要求)、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标准:如ISO 1497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应用)
生物相容性评价标准:如ISO 10993系列(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其他专业技术标准:如ISO 17025(实验室能力要求)、ISO 18562(医疗气体通路生物相容性)等
ISO 13485是医疗器械行业的核心质量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以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与ISO 9001相比,ISO 13485更专注于医疗器械行业特点,强调风险管理、监管合规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最新版的ISO 13485进一步加强了上市后监督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上市后监督”这一术语,定义为“对已上市医疗器械的经验进行收集和分析的系统过程”。标准在多个章节对上市后监督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反馈处理、投诉处理、向监管机构报告,以及对上市后发现不合格品的响应措施等。
ISO 10993系列是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的关键依据,包括多个部分:ISO 10993-1提出评估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原则;ISO 10993-5涉及细胞毒性测试;ISO 10993-10关注皮肤刺激和过敏原性测试;ISO 10993-6是植入试验,评估器械在人体组织内的反应;还有其他部分分别涉及遗传毒性、免疫毒性等方面。
ISO标准的制定遵循严格的共识程序,包括提案、准备、委员会审议、征求意见、批准和发布等阶段。这个过程保证了ISO标准的科学性和广泛接受度。ISO标准通常是自愿性的,但一旦被法规引用,就成为强制性要求。例如,当ISO标准被纳入GMP法规或产品注册要求时,企业就必须遵守。
近年来,ISO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例如2024年3月,ISO 18562系列发布了新版本,在人群范围、挥发性有机物测试、测试流速和周期等方面做了更新和完善。ISO 18778:2022针对婴儿心肺监护仪的安全性能和专用要求制定了标准。这些更新反映了技术进步和监管需求的变化。
二、三大体系的区别、联系与协同应用
(一)区别
定位和目标:GMP是强制性监管要求,重点确保药品生产过程质量可控;ICH致力于国际技术协调,统一注册要求;ISO提供自愿性的通用管理框架。三者目标不同,但彼此支持。
适用范围:GMP主要针对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ICH指导原则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包括研发、注册和上市后监督;ISO标准范围更广,还涉及医疗器械、实验室能力等。三者范围有重叠,但侧重不同。
强制性:GMP具有法律强制性,不遵守可能影响产品上市或导致许可被吊销;ICH指导原则通常为建议性,但被监管机构采纳后实际具有约束力;ISO标准本质是自愿性的,但可通过法规或合同变为强制要求。三者的强制程度不同,但相互影响。
关注焦点:GMP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控和操作规范;ICH关注国际技术要求的协调;ISO注重标准化和最佳实践的推广。三者焦点不同,但可以互为补充。
(二)联系
ICH Q10明确指出,制药质量体系可参考ISO理念,同时要满足GMP法规要求。这说明ICH、ISO和GMP三者可以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统。例如,ISO的风险管理工具可用于GMP环境下的质量风险管理;ICH提出的“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可通过ISO标准落实;GMP的生产控制要求可经ICH指导原则进一步细化。
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整合这三套体系,建立适合自己的质量管理模式。通常制药企业会以符合GMP强制性要求为基础,参考ICH指导原则优化研发和注册,再采用ISO标准完善管理方法。这种分层应用的方式,既确保合规,又提升管理效率。
未来,三大体系的发展将更趋于协调统一。GMP法规不断吸收ICH和ISO的内容,ICH也更注重与ISO标准的协调,而ISO标准也在更新以适应GMP和ICH的发展。这种趋同有助于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提高全球药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三、结语:融会贯通,协同应用
GMP、ICH和ISO共同构成医药质量管理的三大基石。GMP是强制性的底线要求,ICH提供国际技术协调的指南,ISO则提供广泛适用的管理框架。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对企业来说,要融会贯通,理解三者区别与联系,建立整合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监管机构而言,应推动全球协调,促进体系融合,减轻企业合规负担。对从业人员来说,应持续学习,跟上体系最新发展,为保障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贡献力量。
参考信息:
[1]NMPA官网
[2]博普智库. 《中国GMP|2025年新版无菌药品附录(征求意见稿)到底有哪些变化?》
[3]识林. 《ICH 马德里大会,确定四个新指南主题,梳理多个指南进展》
[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S 25006:2025 《中医药-破壁灵芝孢子粉》.
[5]广东省药学会. 《药物临床试验 质量管理·广东共识(2025年版)》
想要解锁更多疾病领域息、市场竞争格局、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药企研发进展、临床试验情况、申报审批情况、各国上市情况、最新市场动态、市场规模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