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哲学中医|破“糖局”卸“重负”,“动定序贯”显奇效

糖局
07/12
243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开创性提出的中医理论。运用哲学解读中医,通过中医验证哲学,希望让中医从业者开拓思维,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7fa988aaf161863754354cdc7b39ba01.png

本期作者:




糖尿病与肥胖如同一对“孪生杀手”,在现代社会中肆虐,二者相互交织,加剧代谢紊乱,增加心脑血管风险。传统降糖方案虽能短期控糖,却常忽视体重管理及体质调理,导致“血糖易降、肥胖难减、症候反复”的困境。中医药以整体观为核心,强调“糖胖共治”,在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代谢及减重方面独具优势。

范冠杰教授创立的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以核心病机为靶,证素演变为纲,药串组合为用,实现了对糖尿病动态病机的精准狙击。该理论突破传统辨证的静态局限,通过定病机主轴、动方药次第的序贯策略,在临床中屡见奇效,尤其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和体重显著减轻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疗效。笔者长期跟师范冠杰教授,现以一则医案为例,分享范冠杰教授运用“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理论纯中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经验,供同道借鉴。









案例举隅








【初诊情况】

植某,男,48岁,发现血糖升高7年余,加重1周。

患者于2025年4月8日就诊,诉7年前发现血糖升高,当时未予重视,未服用药物控制血糖,近1周体检发现血糖升高明显,糖化血红蛋白:8.3%,空腹葡萄糖:9.35mmol/L,甘油三酯:2.50 mmoL/L,总胆固醇:6.6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6mmoL/L,自觉偶有口干无口苦,小便泡沫增多,遂来我院寻求中医药治疗。

症见:形体肥胖,精神疲倦,易乏力,口干无口苦,尿频且小便泡沫增多,久聚不散,大便正常,纳寐可,余无特殊不适。舌暗,苔白腻,脉弦滑。身高:172cm,体重83kg,BMI:28.1kg/m²。

西医诊断:1.2型糖尿病;2.肥胖症;3.血脂异常。

中医诊断:消渴(脾虚湿热夹瘀证)。

治法:健脾利湿,活血化瘀。

处方:莪术 10g,丹参 30g,车前草 30g,布渣叶 30g,红花 5g,川芎 10g,苍术 10g,薏苡仁 30g,葛根 30g,茵陈30g,黄柏5g,山楂15g,甘草5g。21剂,每日1剂,水煎内服,将中药放3000ml水煲至2000ml,每日代茶饮,并嘱患者饮食控制,加强运动。


【随访过程】

二诊:2025年4月29日。服用中药后,近期空腹血糖 8-9 mmo1/L,晨起曾有低血糖事件,平日运动后血糖可降至7mmol/L,精神尚可,乏力较前减轻,小便有泡沫,大便量较少,舌稍暗,苔白腻,脉弦滑。体重:78kg,较前减重5kg。

方药:上方去川芎、葛根,布渣叶减量改15g以防方药过于峻猛,以免耗伤正气,红花加至10g,加薤白20g,生地15g,荷叶10g以宽胸通阳、清热养阴、化湿降浊,增强活血通络之效。14剂,每日1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2025年5月20日。患者体重降至72.5kg,乏力较前明显改善,小便泡沫较前减少。复查糖化血红蛋白:6.8%,空腹血糖:5.76 mmol/L,空腹C肽0.72 nmol/L(正常值:0.25-1.16)、空腹胰岛素72.59 pmol/L(正常值:20.9-195)。总胆固醇:5.9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5 mmol/L,甘油三酯1.39 mmol/L。舌稍暗,苔白稍腻,脉弦滑。中药减生地、荷叶,加白术15g以巩固健脾益气、祛湿的疗效,助脾运健旺,防止湿邪复聚。14剂,煎服法同前。

四诊:2025年6月17日。患者体重降至70kg,精神佳,心情舒畅,体力改善,自觉性欲下降,小便泡沫明显减少,余无特殊不适。再查糖化血红蛋白:6.0%,空腹血糖:5.39mmol/L,空腹C肽0.68 nmol/L、空腹胰岛素49.51 pmol/L,总胆固醇: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9mmol/L,甘油三酯1.30 mmol/L。舌稍暗,苔薄黄,有齿痕,中药减布渣叶、莪术、白术、黄柏,加杜仲20g、淫羊藿20g温补肾阳,强筋健骨,助气血运行。

患者自觉身轻体健,余无特殊不适,目前继续维持纯中药治疗,规律定期门诊复诊。









按语















糖尿病多由饮食失节、肥胖体质、气血壅滞等致脾失健运、湿热壅滞而发,从而陷入“肥胖—血糖失控—代谢异常”的恶性循环。古人早有“肥人多湿、湿久化热”的论断,强调肥胖、湿热、痰瘀乃糖尿病之关键病因。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关键在于标本兼顾,一方面平衡血糖,另一方面注重调整代谢与减重,避免“只控糖不减重”的治标不治本。

本案患者初诊时,将“脾虚湿热夹瘀”这一刻下最主要且贯穿始终的病机作为治疗的“定点”。针对这一病机,首诊方以健脾利湿、活血化瘀为治法,选用莪术、丹参、车前草、布渣叶、红花等,旨在清利湿热、消积化瘀,为后续调治奠定基础。

二诊时, 患者体重已显著减轻5kg,血糖波动并出现低血糖事件,表明湿热瘀阻有所缓解,但机体正气或有所耗伤,代谢功能调整中出现新的平衡点。此时,果断调整方药,进行动态的辨证施治,减去活血破瘀力较强的川芎、葛根,调整布渣叶、红花用量,并加入薤白、生地、荷叶,意在理气宽胸、清热养阴、化湿降脂,以适应机体虚实夹杂的新状态,同时兼顾气机郁滞和脂浊内蕴。

三诊及四诊时, 患者体重继续下降,总计减重达13kg,乏力改善,小便泡沫减少,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恢复正常范围,血脂亦显著改善。这表明脾虚湿热的态势已大为扭转,正气逐渐恢复。此时及时调整,减去清热滋阴的生地、荷叶,加用白术、杜仲、淫羊藿。此阶段由初期之“祛邪”转为“扶正固本”,旨在巩固健脾益气、温阳补肾之效,助脾运健旺,防止湿邪复聚,同时改善患者精力、性欲等整体状态,确保血糖、体重、血脂的长期稳定,真正实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

本案例的成功,不仅在于纯中药治疗使患者血糖平稳、C肽及胰岛素功能正常,更在于其显著的减重效果(总计减重13kg),以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的明显改善。这充分展现了中医药在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等方法,不仅针对糖尿病的核心病机,更深入调节了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的体质因素。全案诊疗过程严格遵循“动-定序贯”原则,此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智慧。“定”者,正如儒家所倡导的“止于至善”,是确立核心病机为目标,坚守正道。而“动”则体现了道家“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自然之道,药串组合的次第变化如同万物生长,顺方药随证而变,在动态的平衡中实现和谐,最终使患者“糖魔渐退,气血复常,体重减轻,身心兼康”。本案为中医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实现血糖与体重双重管理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新的思路。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往期推荐
哲学中医|关节肿痛难忍,邪去正和则愈
哲学中医|动中循定律,序贯助轻盈

哲学中医|浮肿反复苦无计,范氏八法破困局——“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




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十五五战略规划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18-2025.08.24)
      2025-08-24
      28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11-2025.08.17)
      2025-08-17
      20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04-2025.08.10)
      2025-08-10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7.28-2025.08.03)
      2025-08-03
      23页
    • 2025年7月仿制药月报
      2025-07-31
      16页
    专利数据服务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